推动惠州宝石产业转型升级——华通铂银方怀

发布:2022-01-20  
  • 服务介绍
据统计,2010年前后,时值惠州加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惠州市惠城区四角楼一带有大小规模的珠宝加工商户4000多家。

经2013年的环保整治和市场淘汰后,现尚存1100多个商户,均租赁当地村民旧居作为生产厂房,从业人员有6万人左右。无证经营居多,管理难度较大。

每年因生产宝石所产生的2.5万吨固废、大约80万吨废水,部分经过简单华通铂银方怀沉淀池后排放,部分直接就地排放至小金河流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成为惠州市基层政府经济社会综合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

产业附加值不高,技术落后

调研中还发现,目前四角楼宝石加工业的工艺传统,其切割、水洗、石磨、打蜡等初加工门槛不高,劳动密集型性强;与深圳、佛山等产业基地相比,加工方式低端、技术落后,削弱了附加值。大部分企业过于零散,业务不稳定,并无产业发展意识,急需注入新技华通铂银方怀术、新活力。

绝大部分加工户属于无证经营,除了支付村民微薄的租金收入外,税收贡献不大。据2019年行业人士不完全统计,该行业的彩色宝石年销售产值接近50亿元,其中80%是通过广州深圳出口,如此大的产值,作为主产地的惠州对该行业税收收入甚微,珠宝外贸也未从惠州出口。

珠宝创意园建成,企业却无意入园

为解决环保问题,5年前博罗县人民政府就已引进民营企业和广东省华通铂银方怀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同破解宝石加工污染难题,打造了占地30万平米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四角楼珠宝创意园项目,并投资1亿元建立了环保设施。

创意园内,环保设施齐全

由于入园需要完备工商登记信息,租金比民房高,大部分企业长期无证经营,不用交税,不用排污处理,为节省成本,他们入园意愿不强。地方政府多次整顿,但收效甚微,入园企业仍然较少。

据调研,惠州珠宝行业发展缺乏产业政策支持,产业升级面临瓶颈。近年来,深圳、佛山等地频频出手对珠宝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并利用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目前四角华通铂银方怀楼珠宝产业已经形成,但博罗县乃至惠州市尚未将该产业列入重点产业打造,长此以往四角楼产业集群优势将丧失,错过产业升级的契机。

建言献策

打响四角楼珠宝品牌,把四角楼彩宝列入惠州特产

提案单位惠州市工商联调研后认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惠州四角楼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非金属岩石类彩色宝石原料集散地及加工地,来自世界各地1000多种宝(原)石经过四角楼加工厂能工巧匠们雕琢后,远销海内外,已形成惠州一大创意、特色产业,在世界珠宝华通铂银方怀产业链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老客网上看到的,谢谢!
同类信息推荐
发布者信息
联  系  人:1(商家)
注册日期:2020年12月28日
用户认证: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在内)为平台注册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权利(如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主张者,可提供权属证明后,经本平台审核后做出处理。
关于老客 | 服务条款 | 常见问题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2005-2025 laoke.com 京ICP备06019010号 京ICP证05048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214号  营业执照